注:页面中部分配套产品本厂不能直接生产的选择外厂代工欢迎提前咨询...
运输带技术知识

带式输送机支撑设计方案简要分析

作者:admin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08 13:30:35

带式输送机支撑设计方案简要分析。

传送带的结构一般由传送带、机架、传动机构、电机等组成。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带式输送机中的托辊用于支撑输送带和货物,输送带的垂度不得超过限值。滚筒数量对带式输送机的正常使用、稳定运行、维护程度、功耗和价格有重要影响。因此,如果托辊间距能够合理设计和布置,不仅可以降低整机的价格、运行和维护成本,还可以有效降低输送带的偏差率,维持输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国产化胶带输送机的托辊间距一般根据经验数据或最小张力计算。目前国内托辊间距是根据最小张力来确定的。在此基础上,分别获得输送带和无输送带的最小张力值,并通过公式获得承载辊距离和回程辊距离的理论最大值。托辊间距可根据计算结合各种实际因素确定。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承载段或回程段最小张力点的输送带张力来确定托辊间距,在整个输送机长度上分别采用相同的托辊间距。虽然这种方法简化了设计和制造过程,但并没有根据传送带在输送机长度上张力的变化来确定托辊间距。

对短距离带式输送机影响不大,但对于长距离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托辊会大大增加,使输送设备成本更高,运行阻力大,能耗大,维护能力大大增加,非常不公平。国内外试验研究表明,输送带和托辊的旋转阻力占主阻力的50%~85%,平均值为70%。提高托辊的精度和皮带功能,可有效降低工作阻力。十多年来,托辊结构不断更新,特别是使用高功能专用轴承和高精度密封圈,有效降低了托辊的旋转阻力。

在整个输送长度中,带式输送机的张力不断变化。合理的托辊间距能有效满足托辊的承载能力,延长输送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要求输送带下垂度的前提下,根据输送带长度确定托辊之间的拉力。设计时,托辊之间的距离应满足几个条件:

(1)带式输送机托辊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要求;

(2)带式输送机保证传送带的正确垂度。根据托辊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确定托辊间距。托辊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取决于材料的特性、单位长度的输送带和货物的质量、托辊间距、速度、直径、轴承和工作条件。

辊间距由输送带的下垂度决定,输送带的下垂度取决于辊间距、输送带张力、单位长度和货物质量等因素,一般要求输送带的下垂度合适。对于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国外一般采用增加辊距以减少阻力总成的方法。上支撑辊间距可增加到2.5~5.0m,下支撑辊间距可增加到5~10m。但是,为了保证带式输送机的可靠运行,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动态分析。

在确定托辊间距时,还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物料性质、输送带宽度、输送机倾角、实际操作等。托辊间距可分段确定输送带长度。合理确定和优化胶带运输机上托辊间距,可大大降低托辊用量,其优胜性长度往往显著。若滚筒数量减半,设备投资将大大降低。托辊数量的减少降低了输送机的运行阻力、能耗和节能。由于带式输送机托辊用量大,容易出现故障,公平放置托辊可以减少托辊的用量,降低维护工作量和用度,降低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减少输送带的偏差,提高输送设备的可靠性。


相关阅读

相关产品